封面图:钢筋暴露在空气中会缓慢生锈,锈蚀通常是一个缓慢的过程。化学反应发生的速率与很多因素有关,例如铁的生锈取决于当地湿度。浸泡在水中的铁制品很快就会锈蚀,但在干燥的沙漠中能长久保存。/©PublicDomainPictures
火箭的推进依赖快速的燃烧反应,食物在冰箱中能延长保质期。很多工业反应需要催化剂才能进行,容易变质的化学品储存时需要加入一定量稳定剂。这些例子都说明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性。从微观原理上,反应速率与反应的机制有关,我们将在化学动力学这一章,学习如何测定化学反应速率、或者预测反应速率,以及如何使用反应速率数据来推断可能的反应机理。
20.1 化学反应速率
速率是物体在单位时间经过的距离,对于化学反应,速率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产物的浓度变化。我们通过如下的反应来简单说明:
2 Fe3+(aq) + Sn2+(aq) → 2 Fe2+(aq) + Sn4+(aq)
反应开始时只有Fe3+(aq)和Sn2+(aq)存在。反应发生40 s后,测量发现此时[Fe2+] = 0.10 M,在这段时间内Fe2+浓度的变化$\Delta c$(Fe2+) = +0.10 M。反应平均速率是一段时间内浓度变化处以时间的变化,此时有:
$v$(Fe2+) = $\Delta c$(Fe2+) ÷ $t$ = 0.0025 M s−1
通过生成物(或反应物)的平均速率,我们可以获得反应进行快慢的信息。那么在此期间,[Sn4+]会如何变化?由于每产生两个Fe2+只产生一个Sn4+,因此:
$v$(Sn4+) = 0.5 $v$(Fe2+) = 0.00125 M s−1
我们也可以通过监测反应物的浓度来跟踪反应过程,Fe3+消耗的量应该与Fe2+生成的量相同。所以有$\Delta c$(Fe3+) = −0.10 M。在此期间,Fe3+的消耗速率为:
$v$(Fe3+) = −$v$(Fe2+) = −0.0025 M s−1
请注意,物质的反应速率是带正负号的。符号为正,说明该物质的浓度在不断增加,符号为负,说明其在不断消耗。该反应涉及的四个物种的反应速率通过化学计量系数相互联系起来,它们的数值和符号可能各不相同。因此IUPAC建议使用一般反应速率来表示。对于如下反应:
$a$ A + $b$ B + ··· → $c$ C + $d$ D + ···
如果在1 s内,该反应的反应进度$\xi$ = 1 M,即消耗$a$ M的A、$b$ M的B,产生了$c$ M的C、$d$ M的D。那么一般反应速率$v$ = 1 M s−1。
一般反应速率$v$与某物质X的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为:
$$v=\frac{v_\text{X}}{\nu_{\text{X}}}$$
其中$\nu$是计量系数。
例题
对于如下的反应:
A + 3 B → 2 C + 2 D
开始时[B] = 0.9986 M,反应13.20 min后[B] = 0.9746 M。那么平均反应速率为多少?
解答
平均反应速率$v$与B的反应速率$v_\text{B}$之间的关系为:$v=-\frac{1}{3}v_\text{B}$。
因此$v$ = −(0.9746 − 0.9986) ÷ 13.20 ÷ 3 = 6.06×10−4 M min−1。
练习
对于反应:2 A + B → 2 C + D,A的浓度在8.24 min内从0.3269 M降低至0.2987 M。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是多少?以M s−1为单位。
20.2 测定反应速率
为了测定反应速率,我们需要测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。时间的变化可以用秒表或其他计时装置来测量,但我们如何测量化学反应过程中的浓度变化呢?另外我们能否获得瞬时反应速率而不是平均反应速率呢?这是本节将要学习的内容。
监控反应进度
过氧化氢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,其会缓慢分解为水和氧气:
H2O2 → H2O + 0.5 O2
我们有两种方式监控反应进度:
- 测量产生的O2的体积:使用量气装置测量氧气的体积。
- 测量水中H2O2的浓度:使用KMnO4对水中的H2O2进行滴定。
在一组实验中,测量出H2O2浓度随实验的关系如下:
时间/s |
[H2O2]/M |
时间/s |
[H2O2]/M |
时间/s |
[H2O2]/M |
0 |
2.32 |
200 |
2.01 |
400 |
1.72 |
800 |
1.30 |
1200 |
0.98 |
1600 |
0.73 |
2000 |
0.54 |
2400 |
0.39 |
2800 |
0.28 |
实验结果绘制在下图中:
平均反应速率
通过上表中的数据,我们可以算出每个400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,例如0-400 s内反应速率为15.0×10−4 M s−1。400-800 s内反应速率为10.5×10−4 M s−1。
时间间隔 |
浓度变化/M |
平均速率/M s−1 |
0-400 |
−0.60 |
15.0×10−4 |
400-800 |
−0.42 |
10.5×10−4 |
800-1200 |
−0.32 |
8.0×10−4 |
1200-1600 |
−0.25 |
6.3×10−4 |
1600-2000 |
−0.19 |
4.8×10−4 |
2000-2400 |
−0.15 |
3.8×10−4 |
2400-2800 |
−0.11 |
2.8×10−4 |
瞬时反应速率
在1600 s时反应速率为多少?在1200-2000 s的800 s内,平均反应速率为5.5×10−4 M s−1。这一答案并不令人满意,我们必须将时间间隔取更短——最好能测定1500-1700这200 s内的浓度变化。如果时间间隔取得足够短,那我们就获得了$c$-$t$曲线切线的斜率——即瞬时反应速率(instantaneous rate of reaction)。
瞬时反应速率与平均反应速率:蓝色直线连接1200和2000 s处的两点,其斜率的相反数为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。橙色直线为1600 s处白色曲线的切线,其斜率的相反数为1600 s处的瞬时反应速率。
瞬时反应速率与平均反应速率:蓝色直线连接1200和2000 s处的两点,其斜率的相反数为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。橙色直线为1600 s处黑色曲线的切线,其斜率的相反数为1600 s处的瞬时反应速率。
初始反应速率
有些时候我们只是想知道反应混合物在最开始的速率——初始反应速率(initial rate of reaction)。我们可以在反应开始后很短时间测量物质浓度,当间隔很短的时候,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可近似认为等于初始反应速率。
例如过氧化氢分解反应,在前200 s内浓度变化为0.31 M。初始反应速率大约为1.6×10−4 M s−1。
20.3 速率定律
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是化学动力学的研究目标之一。描述这种关系的方程称为速率定律(rate law)或速率方程(rate equation)。
对于如下反应:
$a$ A + $b$ B + ··· → $c$ C + $d$ D + ···
一般来说,反应速率通常可以表示为这样的形式:
$$v=k[\mathrm{A}]^m [\mathrm{B}]^n$$
其中[A]、[B]是某一瞬间物种的浓度。而$m$和$n$通常是较小的正整数,某些情况下可能是0、分数,或者负数。$m$和$n$的取值与化学计量系数$a$、$b$无关。
我们用术语级(order)来描述速率方程中的指数。如果$m=1$,我们说反应对于A来说是一级的。如果$n=2$,我们说反应对B是二级的。反应的总级数是所有指数之和:$m+n+\cdots$。公式中的比例系数——速率常数(rate constant, $k$)将反应速率与物质浓度相关联,其数值取决于具体反应、温度、催化剂等因素。如果$k$越大,反应进行得越快。反应级数将决定$k$的单位。
速率方程通常通过实验测定。获得了速率方程,我们可以:
- 已知物质浓度计算反应速率。
- 推导出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方程。
初始速率法
通过测量不同反应物浓度下的初始速率,可以获得速率方程。我们以氯化汞(II)与草酸根的反应为例:
2 HgCl2(aq) + C2O42−(aq) → 2 Cl−(aq) + 2 CO2(g) + Hg2Cl2(s)
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可以写成:
$$v=k[\mathrm{HgCl}_2]^m [\mathrm{C}_2 \mathrm{O}_4^{2-}]^n$$
在不同的HgCl2、C2O42−初始浓度下进行实验,测量当前条件下的初始速率。结果如下表所示:
实验 |
[HgCl2]/M |
[C2O42−]/M |
初始速率/M min−1 |
1 |
0.105 |
0.15 |
1.8×10−5 |
2 |
0.105 |
0.30 |
7.1×10−5 |
3 |
0.052 |
0.30 |
3.5×10−5 |
例题
通过上表数据,计算反应对HgCl2和C2O42−的级数。
解答
观察实验1和2,[HgCl2]没有改变的情况下,[C2O42−]增加了2倍,反应速率增加到3.9倍。因此反应对于C2O42−是二级的。
同样的,观察反应2和3,[C2O42−]没有改变,而[HgCl2]浓度减少至一半,反应速率降低为一半。因此反应对于HgCl2是一级的。
练习
过氧化氢的分解是几级的?提示:利用过氧化氢在某些时刻的浓度和估算出的瞬时反应速率,计算级数。
如果反应对于某物质X是一级的,那么其他条件不变,[X]增加一倍,反应速率将增加一倍。同样的,我们可以将其他级数的结论总结如下:
- 对于零级反应,反应物浓度增加一倍,反应速率不变。
- 对于一级反应,反应物浓度增加一倍,反应速率变为两倍。
- 对于二级反应,反应物浓度增加一倍,反应速率变为四倍。
- 对于三级反应,反应物浓度增加一倍,反应速率变为八倍。
最后我们来看下如何获得速率常数$k$。显然,在确定好所有反应物的级数后,任取一组数据——知道各反应物浓度和反应速率的情况下,就能计算得到速率常数。请注意,速率常数的单位取决于反应级数,例如三级反应$k$的单位可以是M−2 min−1。
例题
通过表格数据,计算HgCl2与C2O42−反应的级数。
解答
不妨取实验1的数据,在[HgCl2] = 0.105 M、[C2O42−] = 0.15 M的情况下。反应速率为1.8×10−5 M min−1。
$v=k[\mathrm{HgCl}_2] [\mathrm{C}_2 \mathrm{O}_4^{2-}]^2$,因此$k=v\div[\mathrm{HgCl}_2]\div[\mathrm{C}_2 \mathrm{O}_4^{2-}]^2$ = 7.6×10−3 M−2 min−1。
练习
在[HgCl2] = 0.050 M、[C2O42−] = 0.025 M的情况下,反应速率是多少?
20.4 零级反应
零级反应(zero-order reaction)的总级数等于0。我们以单个反应物A分解为产物的反应为例。
A → B
对于零级反应,速率方程为:
$$v=k[\mathrm{A}]^0=k$$
因此,零级反应具有如下性质:
- 零级反应的浓度-时间图为一条负斜率直线。
- 斜率的相反数为速率常数$k$。
- 速率常数$k$的单位为浓度每时间,如M min−1或M s−1。
我们更加希望有方程能表示浓度与时间的关系,其被称为积分速率定律(integrated rate law)。对于零级反应,若反应开始时A的浓度为[A]0,我们很容易写出$t$时刻A的浓度:
$$[\text{A}]_t=[\text{A}]_0-kt$$
两者的关系如下图所示。
零级反应中,反应物随时间进行的关系。在$t_\text{f}$时,所有反应物消耗完。速率常数$k=[\text{A}]_0\div t_\text{f}$。
零级反应中,反应物随时间进行的关系。在$t_\text{f}$时,所有反应物消耗完。速率常数$k=[\text{A}]_0\div t_\text{f}$。
20.5 一级反应
一级反应(first-order reaction)的总级数等于1。本章开头提到的过氧化氢分解反应就是一级的:
H2O2 → H2O + 0.5 O2
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可写成:
$$v=k[\mathrm{H}_2\mathrm{O}_2]$$
一级反应的积分速率定律
我们还是以单个反应物A分解为产物的反应为例。
A → B
对于一级反应,速率方程为:
$$v=k[\mathrm{A}]$$
通过积分的数学手段对上式处理,可以得到一级反应的积分速率定律:
$$\ln\frac{[\mathrm{A}]_t}{[\mathrm{A}]_0}=-kt$$
其中$[\mathrm{A}]_0$是0时刻A的浓度,而$[\mathrm{A}]_t$是$t$时刻A的浓度。一级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为时间−1,如min−1。
例题
已知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$k$ = 7.30×10−4 s−1。开始时H2O2的浓度为2.32 M,那么1200 s后浓度为多少?
解答
假定1200 s后浓度为\(x\),那么有:\(\ln\frac{x}{2.32}=-7.30×10^{−4}\times1200\),解得\(x\) = 0.966 M。
练习
对于反应A → 2 B + C,最开始只有A存在,其浓度为2.80 M,$k$ = 3.02×10−3 s−1。340 s后B的浓度是多少?
如何通过实验数据——即不同时间下H2O2的浓度——证明反应是一级的?我们可以用$\ln$[H2O2]对$t$作图,结果如下:
$\ln$[H2O2]与$t$具有线性关系,直线斜率的相反数为速率常数$k$。
$\ln$[H2O2]与$t$具有线性关系,直线斜率的相反数为速率常数$k$。
若$\ln$[H2O2]与$t$之间的关系为线性的,那么反应是一级反应。尽管此前所有的例子都以M表示浓度,但在一级反应中使用物质的量也是可以的,即\(\ln\frac{n_t}{n_0}=-kt\)。
还有一种办法证明反应是一级的。假设经过了$t$时间,浓度变为了原来的1/2。再经过$t$时间后,浓度是多少?显然,此时浓度为最开始的1/4。我们把反应物消耗一半的时间定义为半衰期(half-life, $t_{1/2}$),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与初始浓度无关,是一个定值:
$$t_{1/2}=-\ln{\frac{t_0 /2}{t_0}}\div k=\frac{\ln 2}{k}$$
对于H2O2的分解反应,其半衰期为:
$$t_{1/2}=\frac{0.693}{7.30\times 10^{-4}}$$ = 949 s
在此前的讨论中,我们假定反应物A的化学计量系数$a=1$。如果该系数不为1会如何?此时反应为:
$a$ A → B $v=k[\text{A}]$
其速率常数为$k$。现在我们改写一下反应方程式:
A → $\frac{1}{a}$ B $v=k'[\text{A}]=ak[\text{A}]$
原本的反应发生1 mol,将消耗$a$ mol A。现在的反应进行1 mol只消耗1 mol A。所以速率常数变为原来的$a$倍(而不是$\frac{1}{a}$,因为此时获得1 mol B,需要进行$a$ mol反应了!)。反应半衰期为:
$$t_{1/2}=\frac{\ln 2}{ak}$$
例题
已知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$k$ = 7.30×10−4 s−1。500 s后,多少的H2O2将分解?
解答
$\ln x=-7.30\times10^{-4}\times500$,解得$x$ = 0.694。因此30.6%的H2O2分解。
练习
H2O2样品在多久之后,还剩下1/3?
涉及气体的反应
气体反应中物质的多少常用压力来衡量。对于恒容下的反应A → B,我们可以写出开始时的分压$p_\text{A,0}$与$t$时刻分压$p_{\text{A,}t}$的关系:
$$\ln\frac{p_{\text{A,}t}}{p_\text{A,0}}=-kt$$
二叔丁基过氧化物(DTBP)是用于合成聚合物的引发剂,在气相中,DTBP分解为丙酮和乙烷,其属于一级反应:
C8H18O2(g) → 2 CH3COCH3(g) + CH3CH3(g)
例题
已知147 °C下DTBP分解的半衰期为80 min。在此温度下,开始时容器中DTBP的分压为800.0 mmHg。DTBP分解的速率常数是多少?多久后DTBP分压只剩下50.0 mmHg?
解答
通过半衰期可以计算出速率常数:$k=\frac{2}{t_{1/2}}$ = 8.7×10−3 min−1。
练习
环氧乙烷(C2H4O)在415 °C下分解为甲烷和一氧化碳,反应半衰期是56.3 min。开始时容器中环氧乙烷分压为782 mmHg,3.00 h后容器的总压是多少?(容器固定体积,没有其他物质存在)
20.6 二级反应
二级反应(second-order reaction)的总级数等于2。还是以A的分解为例:
A → B
反应的速率方程为:
$$v=k[\mathrm{A}]^2$$
同样的,通过积分,可以获得二级反应的积分速率定律:
$$\frac{1}{[\mathrm{A}]_t}-\frac{1}{[\mathrm{A}]_0}=kt$$
要证明某反应是二级反应,我们可以以$\frac{1}{[\mathrm{A}]}$对$t$作图,其结果应该是一条直线。二级反应$k$的单位通常为M−1 s−1或M−1 min−1。
将$\frac{1}{[\mathrm{A}]}$对$t$作图,若结果为一条直线,说明该反应是二级的。
将$\frac{1}{[\mathrm{A}]}$对$t$作图,若结果为一条直线,说明该反应是二级的。
二级反应的半衰期与初始浓度有关,当浓度从$[\mathrm{A}]_0$变为$[\mathrm{A}]_0/2$时,所需的时间为:
$$\begin{align*}\frac{1}{[\mathrm{A}]_0/2}-\frac{1}{[\mathrm{A}]_0}&=kt\\
t_{1/2}&=\frac{1}{k[\mathrm{A}]_0}
\end{align*}$$
浓度越低,半衰期越长。如果第一个半衰期是1 min,下一个半衰期将会是2 min,然后是4 min···
赝一级反应
有些时候,复杂的动力学反应可以表现出简单的速率方程。下面的例子涉及乙酸乙酯(CH3COOCH2CH3)的水解:
CH3COOCH2CH3(aq) + H2O(l) → CH3COOH(aq) + CH3CH2OH(aq)
该反应对于乙酸乙酯和水都是一级的,所以是一个二级反应。考虑1 L水中0.1 mol CH3COOCH2CH3的水解,随着反应进行,乙酸乙酯浓度逐渐减少。但水的浓度并没有太大变化——水作为溶剂,反应过程中消耗的水不到总量的1%。因此反应速率和水看似无关,整体反应表现得就像是一级反应一样——乙酸乙酯具有固定的半衰期。我们把这样的反应称为赝一级反应。类似的,三级反应可能可以表现为赝二级反应,甚至表现为赝一级反应。
20.7 反应动力学总结
本章前半部分的内容总结如下:
- 已知速率定律的情况下计算反应速率,使用该方程:$v=k[\mathrm{A}]^m [\mathrm{B}]^n\cdots$
- 未知速率定律,需要我们确定反应速率:
- 将[A]对$t$作图,求切线斜率。
- 使用较短时间$\Delta t$内的平均反应速率。
- 要确定反应级数:
- 通过不同浓度下的初始速率获得级数。
- 将[A]、$\ln$[A]、或者1/[A]对$t$作图。
- 若半衰期不变,说明是一级反应。
- 将浓度数据代入不同级数的积分速率定律,计算$k$值。找出让$k$值恒定的速率定律。
- 要获得反应的速率常数:
- 将[A]、$\ln$[A]、或者1/[A]对$t$作图,找出直线的斜率。
- 将浓度数据代入积分速率定律。
- 若反应是一级的,通过半衰期计算。
- 要获得反应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,确定反应级数和$k$之后使用合适的积分速率定律。
例题
对于A分解的反应:A → B,实验数据如下。通过实验数据确定A的速率方程。
\[\matrix{
\mathrm{time/min}&0&5&10&15&25\\
[\mathrm{A}]/\mathrm{M}&1.00&0.63&0.46&0.36&0.25
}\]
解答
我们首先要确定反应级数,可以将[A]、$\ln$[A]、或者1/[A]对$t$作图,所得结果如下:
由此可以看出,1/[A]对$t$是线性的,因此反应是二级的。反应速率常数等于直线的斜率,为0.12 M−1 min−1。
请注意:如果你不作图,而是通过计算器的回归功能对$R^2$进行计算,从而判断是否为直线,只有当$R^2>0.99$才能说明结果是线性的。
练习
对于A分解的反应:A → B,实验数据如下。通过实验数据确定A的速率方程。
\[\matrix{
\mathrm{time/s}&0&25&50&75&100&150&200&250\\
[\mathrm{A}]/\mathrm{M}&0.88&0.74&0.62&0.52&0.44&0.31&0.22&0.16}\]
20.8 化学动力学理论模型
速率方程是对化学动力学的宏观描述,使用速率方程不需要考虑微观层面的反应,但为何H2O2分解是一级的?要回答这一问题需要从分子层面着手。在本章我们将简单了解两个常用的动力学理论模型。
碰撞理论
在第6章讨论分子动理论时,我们了解到,通常温度下气体中分子以很快的速度随机运动,并且相互碰撞。碰撞密度是单位体积单位时间内发生分子碰撞的次数,在典型的气相反应中,碰撞密度可达1032 L−1 s−1。如果每次碰撞都能发生反应,那么反应速率将会是106 M s−1或更高。这是个非常大的值,意味着反应能瞬间完成。但实际上气相反应速率要小得多,例如在10−4 M s−1这个数量级。这意味着:分子之间的碰撞很少导致化学反应。这一想法是很合理的,我们不应该期待每次碰撞都能发生反应。
由于化学反应通常涉及化学键的断裂(与形成),断键需要足够的能量,其来自碰撞分子所带的动能。因此我们预计,只有两个足够高速的分子相互碰撞才能发生反应,或者一个速度极快的分子碰到另一个速度较慢的分子。反应的活化能(activation energy)是分子为了发生反应所必须为碰撞带来的最小动能。
分子动理论可以计算出具有某一活化能的分子的比例,通过玻尔兹曼-麦克斯韦速率分布,可积分求出动能大于某一定值的分子比例。我们可以假定活化分子之间碰撞能发生化学反应,因此反应速率等于分子的碰撞频率乘以活化分子的比例。具有高动能的分子通常很少,这个比例系数很小,所以实际反应速率并不快。此外活化能越大,具有足够动能的分子越少,反应速率也就越慢。
气体的速率分布,动能高于特定值的分子属活化分子。温度越高,活化分子所占比例越大,反应也越快。
气体的速率分布,动能高于特定值的分子属活化分子。温度越高,活化分子所占比例越大,反应也越快。
碰撞理论要考虑的第二个因素是碰撞取向。考虑两个氢原子形成H2分子的反应。在这个情况下,两个氢原子以任意角度接近都能发生反应。现在考虑另一个反应——两个NO2分子结合形成N2O4。在N2O4中存在N—N键,这意味着NO2分子必须用一个分子的N原子对着另一个分子的N原子碰撞,才可能形成N2O4。
过渡态理论
在亨利·艾林(Henry Eyring, 1901-1981)等人提出的过渡态理论中,特别强调反应中间存在一种特殊物种,其位于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过渡状态。这一物种被称为过渡态(transition state),或者称为活化复合物(activated complex)。处于过渡态的物种无法被分离,其要么变为产物,要么回到起始状态。我们以N2O与NO反应生成N2以及NO2为例:
反应涉及N2O中N—O键的断裂以及O—N键的形成。中间的物种是过渡态,我们用···表示将断未断、将成未成的化学键。过渡态是不稳定的状态,就像是在山峰的山顶,必定会继续前进变成产物,或者退回为反应物。
我们可用反应图(reaction profile),或称为势能图(energy level diagram)表示随反应进行能量的变化。对于N2O与NO的反应,反应焓变$\Delta_{\mathrm{r}}H$ = −139 kJ mol−1。而活化络合物的能量高出反应物209 kJ mol−1,也便是该反应的活化能。若活化能很大,极高的势垒将隔开反应物与产物,使得反应难以进行,只有极少数分子能发生反应。
N2O与NO反应的势能图,要让反应进行,分子必须爬上『山峰』,克服209 kJ mol−1的活化能。
N2O与NO反应的势能图,要让反应进行,分子必须爬上『山峰』,克服209 kJ mol−1的活化能。
通过上图还可以得到另一个信息:反应的焓变等于正反应和逆反应活化能之差。上述反应的逆反应活化能为348 kJ mol−1,远大于正反应。因此对于放热反应,逆反应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。
对速率常数的纯理论预测的尝试并不是很成功。但反应速率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半定量解释观察到的反应速率数据。在下一节,我们将看到活化能会如何影响温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的。
20.9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
在上一节提到了一个简单的想法——温度越高,活化分子所占比例更大,反应速率更快。这一想法也与生活经验相符,烹饪食物火力越大熟得更快,牛奶放冰箱保存能储存更久。
1889年,斯万特·阿伦尼乌斯(他也提出了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理论)证明,许多化学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:
$$k=A e^{-\frac{E_{\mathrm{a}}}{RT}}$$
对两边取自然对数,方程可改写为:
$$\ln k=-\frac{E_{\mathrm{a}}}{RT}+\ln A$$
也就是说,如果我们用$\ln k$对$1/T$作图,结果将会是一条直线,其斜率为$-\frac{E_{\mathrm{a}}}{R}$。这就得到了阿伦尼乌斯方程,即:
$$\ln\frac{k_1}{k_2}=-\frac{E_{\mathrm{a}}}{R}
\left(\frac{1}{T_1}-\frac{1}{T_2}\right)$$
阿伦尼乌斯在碰撞理论出现之前,就通过实验数据获得了上述方程。而碰撞理论也能推导出相同的结论,在这里简要说明一下:
根据上节内容,速率常数与三个因素有关:分子碰撞频率、活化分子数量、碰撞取向。我们用$Z_0$表示碰撞频率,通过对玻尔兹曼-麦克斯韦分布进行积分,可以证明活化分子比例为$e^{-\frac{E_{\mathrm{a}}}{RT}}$。具有合适的碰撞取向的概率被称为空间因子$p$。所以,速率常数等于三项的乘积:
$$k=Z_0 p e^{-\frac{E_{\mathrm{a}}}{RT}}$$
我们用$A$代替$Z_0 p$,就能得到阿伦尼乌斯方程。
例题
对于N2O5分解的反应:N2O5 → N2O4 + 0.5 O2。实验数据如下,什么温度下反应的半衰期会是2.0 h?
\[\matrix{
\mathrm{temp./K}&298&318&328\\
k/\mathrm{s}^{-1}&4.1\times10^{-5}&5.9\times10^{-4}&2.0\times10^{-3}
}\]
解答
我们任取两个温度下的数据,计算$E_{\mathrm{a}}$,不妨用298 K以及328 K:
$E_{\mathrm{a}}=-R\ln\frac{k_1}{k_2}\div\left(\frac{1}{T_1}-\frac{1}{T_2}\right)$ = 105 kJ mol−1。
当速率常数为9.6×10−5 s−1时,半衰期为2.0 h。代回阿伦尼乌斯方程,用任意一组数据可以求出温度,结果为305 K。
练习
N2O5经过1.50 h后,有2/3的分解。求此时的温度。
20.10 反应机理
NO2是一种空气污染物,会导致光化学烟雾的形成。未经处理的汽车尾气中含有NO,但NO2不太可能直接由NO与O2形成:
2 NO(g) + O2(g) → 2 NO2(g)
要发生该反应,需要三个分子同时按正确的取向碰撞在一起——这是基本不可能的。因此NO与O2的反应是通过其他途径进行的。确定反应速率定律的目的之一是将其与可能的反应机理联系起来。
墨西哥城上方的光化学烟雾。光化学烟雾具有棕色色调,会刺激人体呼吸道,并能造成酸雨。/©Fidel Gonzalez CC BY-SA 3.0
反应机理(reaction mechanism)是描述反应如何一步步详细进行的过程。机理中单个步骤被称为基元过程(elementary process),通常涉及分子结构或系统能量的显著变化,或产生新的分子。合理的反应机理需要:
基元过程
基元过程的特点如下:
- 基元过程要么是单分子的(单个分子的解离),要么是双分子的(两个分子碰撞)。极少有涉及三个分子的基元过程,因为很难有三个分子同时碰撞在一起。
- 基元过程速率方程中指数项(即$m$、$n$)与化学计量系数(即$a$、$b$)相同。
- 基元过程是可逆的,有些基元过程能达到平衡态,其正向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。
- 某些物种在基元过程中被产生,然后在其他基元过程中被消耗。这样的中间体(intermediate)不得出现在总反应方程式或速率方程中。
- 某些基元过程可能比其他反应慢得多,并可能会决定总反应的速率,这样的反应称为决速步。
对于第2条,若反应2 A + B → C是基元过程,那么该过程的速率定律为:$v=k[\mathrm{A}]^2[\mathrm{B}]$。另外特别注意,2 A → C,和A → C,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基元过程。前者是二级的,而后者是一级的。
多步反应和决速步
多步反应涉及两个或多个基元过程,因此多步反应将包含两个或更多过渡态。对于多步反应,决速步对应于具有最高能量过渡态(即反应曲线的最高点)的基元过程。具有最高活化能的步骤不一定是决速步。
A → B → C的过程,B是反应中间体。过渡态2具有最高的能量,因此第二步才是决速步。
A → B → C的过程,B是反应中间体。过渡态2具有最高的能量,因此第二步才是决速步。
上述过程中,步骤1具有最高的活化能,但其并不是决速步,为什么会这样?我们把上述反应的机理写出来:
第一步: A ⇌$k_{-1}$$k_1$ B
第二步: B ⇌$k_{-2}$$k_2$ C
由于第一步具有最大的活化能,我们预计$k_1$是一个较小的值。若现在某个A变成了中间体B,它有两个选择:以速率$k_2$[B]变成C,或以$k_{-1}$[B]变成A。由于过渡态2具有最高的能量,因此B更倾向于变会A而不是C。结果导致B的平衡浓度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,且B转化为C的速率较慢。因此第二步才是真正的决速步。
先慢反应后快反应
气相中,氢气与碘化氯反应生成碘单质和氯化氢:
H2(g) + 2 ICl(g) → I2(g) + 2 HCl(g)
实验测定的速率方程为:
$v=k$[H2][ICl]
该反应的一种合理机理如下,其包含两步:
慢反应: H2 + ICl → HI + HCl
快反应: HI + ICl → I2 + HCl
总反应: H2 + 2 ICl → I2 + 2 HCl
这一机理是合理的,有两个原因:两个基元过程之和符合总反应;每一个基元反应都是双分子的。由于两步都是基元过程,所以可以写出速率方程:
$v_1=k_1$[H2][ICl] $v_2=k_2$[HI][ICl]
已知第一步反应很慢,紧接着的第二步反应很快。因此中间体HI的消耗速度和产生速度一样快,这表明第一步是决速步,总反应速率$v=k_1$[H2][ICl]。下图展示了该过程的势能图:
H2与ICl反应的势能图,第一步是慢反应,其为决速步。第二步为快反应,具有较低的活化能。
H2与ICl反应的势能图,第一步是慢反应,其为决速步。第二步为快反应,具有较低的活化能。
在该机理中,HI是中间体,它是一个稳定物种。但很多反应中间体涉及不常见、不稳定的物种。中间体和过渡态都可以是不稳定的,但中间体永远处于势能曲线的局部最小处,而过渡态永远处于势能曲线的局部最大处。过渡态包含即将断裂或形成的键,而中间体包含稳定的化学键。
先快反应后慢反应
气相中NO(g)与O2(g)的反应:
2 NO(g) + O2(g) → 2 NO2(g)
其速率方程为:
$v=k$[NO]2[O2]
尽管反应本身符合速率定律,当我们也不能认为该反应就是基元的。正如前所述,三分子碰撞过程基本不可能。下面是一个合理的机理:
快反应: 2 NO ⇌$k_{-1}$$k_1$ N2O2
慢反应: N2O2 + O2 → 2 NO2
总反应: 2 NO + O2 → 2 NO2
第二步是决速步,速率方程为:
$v=k_2$[N2O2][O2]
因为[N2O2],其不能出现在最终的速率方程中,我们必须消去它。因为第一步反应及其逆反应都很迅速,我们可以假设NO与N2O2之间的化学平衡被迅速建立起来,并使得该步正、逆反应速率相等:
$k_1$[NO]2 = $k_{-1}$[N2O2]
[N2O2] = $\frac{k_1}{k_{-1}}$[NO]2
我们获得了[N2O2]的表达式,并将其代入速率方程:
$v=k_2$[N2O2][O2] = $\frac{k_1 k_2}{k_{-1}}$[NO]2[O2]
结果与实验一致。那该机理是否就是真正的机理呢?不一定。例如在下一个例题中,我们能写出另一个符合的机理。我们只能说这些机理都是合理的,除非进一步通过实验证明。
例题
反应2 NO + O2 → 2 NO2的另一个合理机理如下:
快反应: NO + O2 ⇌$k_{-1}$$k_1$ NO3
慢反应: NO3 + NO →$k_2$ 2 NO2
请推导出速率方程。
解答
由于第二步是决速步,所以速率方程为:
$v=k_2$[NO3][NO]
[NO3]是中间体,对第一步使用平衡假设,有:
$k_1$[NO][O2] = $k_{-1}$[NO3]
[NO3] = $\frac{k_1}{k_{-1}}$[NO][O2]
代入速率方程,有:
$v=\frac{k_1 k_2}{k_{-1}}$[NO]2[O2]
练习
反应:2 NO2 + F2 → 2 NO2F,可能的机理如下。请推导出速率方程。
快反应: NO2 + F2 → NO2F2
慢反应: NO2F2 → NO2F + F
快反应: F + NO2 → NO2F
稳态近似
若反应存在决速步,我们可以利用快反应平衡和决速步求出速率方程。但并不是所有反应都只有一个决速步,特别是对于复杂、多步的反应。
现在我们重新考虑NO与O2反应的第一个机理,这次我们不会假设第一步是快的。机理为:
NO + NO →$k_1$ N2O2
N2O2 →$k_{-1}$ NO + NO
N2O2 + O2 →$k_2$ 2 NO2
让我们聚焦在N2O2上,这是个不稳定物种,其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保持在很低的水平。我们可以假设其达到稳态,即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:
$k_1$[NO]2 = $k_{-1}$[N2O2] + $k_2$[N2O2][O2]
假设在较短的时间内,随着反应进行,N2O2仍会增加。由于时间较短,[NO]不会有太大变化。而[N2O2]的相对变化很大——因为其浓度非常低。这将导致N2O2的消耗变快很多,减少N2O2的浓度。因此不稳定中间体在反应过程中浓度稳定在较低水平。
可以认为产物生成速率就是反应速率:
$v=k_2$[N2O2][O2]
通过稳态近似来消除速率方程中的N2O2:
$$[\mathrm {N}_2\mathrm {O}_2]=\frac{k_1 [\mathrm{NO}]^2}{k_{-1}+k_2 [\mathrm{O}_2]}$$
$$v=k_2 [\mathrm {N}_2\mathrm {O}_2][\mathrm{O}_2]=\frac{k_1 k_2[\mathrm{NO}]^2[\mathrm{O}_2]}{k_{-1}+k_2 [\mathrm{O}_2]}$$
这一速率方程比平衡假设获得的结果更加复杂,因为我们没有对三个速率常数作出任何假设。若$k_{-1}\gg k_2[\mathrm{O}_2]$,即认为第一步是快平衡过程,那么有:
$$v=\frac{k_1 k_2[\mathrm{NO}]^2[\mathrm{O}_2]}{k_{-1}+k_2 [\mathrm{O}_2]}\approx \frac{k_1 k_2}{k_{-1}}[\mathrm{NO}]^2[\mathrm{O}_2]$$
我们获得了与平衡假设相同的结论。使用稳态近似通常会获得复杂的速率定律,我们在本章后面酶催化相关章节会遇到。
平衡常数与速率常数的关系
对于快平衡的基元过程:
$a$ A + $b$ B + ··· ⇌ $c$ C + $d$ D + ···
正反应速率$v_{\mathrm{f}}=k_1[\mathrm{A}]^a[\mathrm{B}]^b\cdots$,逆反应速率$v_{\mathrm{r}}=k_{-1}[\mathrm{C}]^c[\mathrm{D}]^d\cdots$。在达到化学平衡时,正反应逆反应速率相等:
$k_1[\mathrm{A}]^a[\mathrm{B}]^b\cdots=k_{-1}[\mathrm{C}]^c[\mathrm{D}]^d\cdots$
平衡时,反应平衡常数$K=Q=\frac{[\mathrm{C}]^c[\mathrm{D}]^d}{[\mathrm{A}]^a[\mathrm{B}]^b}=\frac{k_1}{k_{-1}}$。
如果一个反应包括几个基元过程:
$a$ A + $b$ B + ··· ⇌ $c$ C + $d$ D + ···
$c$ C + $d$ D + ··· ⇌ $e$ E + $f$ F + ···
那么有:
$$K=\frac{k_1 k_2\cdots}{k_{-1}k_{-2}\cdots}$$
虽然平衡常数确实和速率常数有关,但我们不太会通过速率常数确定平衡常数,因为速率常数的确定通常更加困难。
20.11 催化反应
升高温度通常可以让反应更快进行,另一种加快反应速率的方法是使用催化剂。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路径,从而改变反应的活化能。催化剂参与化学反应,但不会变成其他产物,而是在反应中循环使用,因此催化剂不会出现在反应物或产物中。
许多工业过程需要合适的催化剂参与,例如在硝酸生产过程中,使用Pt-Rh催化剂,将NH3快速地被O2氧化为NO。NO在随后的过程中再被氧化为NO2。
在本节我们将了解催化反应的两种类型——均相催化和异相催化。本节末尾还会提到酶催化过程。
均相催化
甲酸HCOOH可以分解为CO和H2O,若没有催化剂存在,反应进行需要让一个H原子转移到旁边的O原子上。这种转移过程需要较高的活化能,反应速率较慢。
甲酸在无催化剂存在下的分解过程,由于能垒高,反应较慢。
甲酸在无催化剂存在下的分解过程,由于能垒高,反应较慢。
水溶液中的H+可以催化甲酸的分解,在催化剂的存在下,反应按不同的机理进行:
甲酸在H+催化下的分解过程,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机理,反应的活化能下降,反应速率加快。
甲酸在H+催化下的分解过程,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机理,反应的活化能下降,反应速率加快。
催化后甲酸不再需要分子内转移氢原子,这一机理的活化能相比之前要小很多,因此反应速率更快。由于该反应中反应物、产物和催化剂都存在于溶液中,这种类型的催化称为均相催化(homogeneous catalysis)。
异相催化
我们使用贵金属作为催化剂时——通常是Pt、Pd、Ir、Rh等过渡金属——催化剂以固体的形式存在,而反应发生在固体表面。这样的催化称为异相催化(heterogeneous catalysis),因为反应涉及多个相。异相催化的精确机理仍未完全弄明白,但许多情况下需要金属$d$轨道的参与。
异相催化通常发生在固体表面的活化位点上,异相催化通常包含如下的过程:反应物首先吸附在金属表面,随后在表面扩散至活化位点,并在活化位点上反应变为产物,最后产物脱离金属。
异相催化在生活就有实际例子,汽车尾气的净化装置称为三元催化器,其包含Pt、Pd、Rh三种贵金属。尾气中的CO、NO、未完全燃烧的烃类物质,以及空气中的氧气,会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,产物是无害的CO2和N2。
催化反应动力学
让我们以I−催化H2O2分解为例,了解存在催化剂情况下的动力学过程。该反应可能的机理如下:
慢反应: H2O2 + I− ⇌ OI− + H2O
快反应: H2O2 + OI− → H2O + I− + O2
总反应: 2 H2O2 → 2 H2O + O2
因为第一步是决速步,所以反应速率方程为:
$v=k$[H2O2][I−]
因为[I−]作为催化剂,其浓度在反应中保持不变,可以视为常数。我们可以将速率方程写成如下形式:
$v=k'$[H2O2]
该反应表现为一级的。
酶催化
酶(enzyme)催化是生物广泛使用的过程,酶是一类特殊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。例如乳糖在乳糖水解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和半乳糖。
生物学家用锁-钥匙模型来描述酶催化,反应物——称为底物,记为S。其能与酶(E)结合形成复合物(ES)。复合物可以转化为产物(P),并重新放出酶(E)。
大多数人体的酶在37 °C下活性最大,若温度在此温度外,酶的结构通常会变化导致活性下降。
确定酶催化的速率是酶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实验测得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[S]变化的关系如下:
酶催化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。在底物浓度较低时,反应近似对底物是一级的。在底物浓度较高时,反应近似为零级的。
酶催化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。在底物浓度较低时,反应近似对底物是一级的。在底物浓度较高时,反应近似为零级的。
在低底物浓度下,反应近似为一级的,即:
$v=k$[E]
而高底物浓度下,反应近似为零级的,即:
$v=k'$
我们可以通过稳态近似推导出该结论,酶催化过程的机理如下:
E + S →$k_1$ ES
ES →$k_{-1}$ E + S
ES →$k_2$ E + P
我们对复合物ES使用稳态近似,那么有:
$k_1$[E][S] = $(k_{-1}+k_2)$[ES]
由于实验中酶的总量[E]0通常是确定的,酶要么以游离E的形式存在,要么以ES的形式存在。所以有:
[E]0 = [E] + [ES]
通过两个等式消去[E]:
$k_1$[S] ( [E]0 − [ES] ) = $(k_{-1}+k_2)$[ES]
我们得到了[ES]的表达式:
[ES] = $\frac{k_1[\mathrm{E}]_0[\mathrm{S}]}{(k_{-1}+k_2)+k_1[\mathrm{S}]}$
由于产物只能通过第三步获得,所以速率方程为:
$$v=\frac{k_1 k_2[\mathrm{E}]_0[\mathrm{S}]}{(k_{-1}+k_2)+k_1[\mathrm{S}]}$$
我们定义米氏常数$K_\mathrm{M}$:
$K_\mathrm{M}=\frac{k_{-1}+k_2}{k_1}$
上述方程可改写为:
$$v=\frac{k_2[\mathrm{E}]_0[\mathrm{S}]}{K_\mathrm{M}+[\mathrm{S}]}$$
当底物浓度很低的时候,$K_\mathrm{M}\gg[\mathrm{S}]$,此时速率方程可简化为:
$$v=\frac{k_2}{K_\mathrm{M}}[\mathrm{E}]_0[\mathrm{S}]$$
其表现为一级反应。当底物浓度很高的时候,$K_\mathrm{M}\ll[\mathrm{S}]$,此时速率方程可简化为:
$$v=k_2[\mathrm{E}]_0$$
其表现为零级反应。
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酶催化速率方程:高底物浓度使得尽可能多的酶与底物结合,达到『饱和』状态,此时反应速率达到可能的最高值,表现为零级反应。低底物浓度下,与底物结合的酶的数量与底物浓度成正比,所以反应是一级的。